emsp;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安全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等情况,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体系。
5.6应急管理
5.6.1应急准备
5.6.1.1应急救援组织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可以不单独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指定兼职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
5.6.1.2应急预案
企业应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査的基础上,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制定符合GB/T29639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安全风险较大的重点场所(设施)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编制重点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应急救援队伍、周边企业等有关应急协作単位,,企业应定期评估应急预案,及时根据评估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并按照有关规定将修订的应急预案及时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
5.6.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企业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特点,按照规定设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建立管理台账,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5.6.1.4应急演练
企业应按照AQ/T9007的规定定期组织公司(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做到一线从业人员参与应急演练全覆盖,并按照AQ/T9009的规定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和演练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准备工作。
5.6.1.5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
矿山、金属冶炼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并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5.6.2应急处置
发生事故后,企业应根据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况,并开展先期处置:
发出警报,在不危及人身安全时,现场人员采取阻断或隔离事故源、危险源等措施;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时,迅速停止现场作业,现场人员采取必要的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立即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报告本企业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前状态等简要信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补报、续报有关情况;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对可能引发次生事故灾害的,应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研判事故危害及发展趋势,将可能危及周边生命、财产、环境安全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等告知相关单位与人员;遇有重大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封闭事故现场,通知本単位从业人员和周边人员疏散,采取转移重要物资、避免或减轻环境危害等措施。
请求周边应急救援队伍参加事故救援,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证据。准备事故救援技术资料,做好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移交救援工作指挥权的各项准备。
5.6.3应急评估
企业应对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矿山、金属冶炼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准各评估。
完成险情或事故应急处置后,企业应主动配合有关组织开展应急处置评估。
5.7事故查处
5.7.1报告
企业应建立事故报告程序,明确事故内外部报告的责任人、时限、内容等,并教育、指导从业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报告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企业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5.7.2调查和处理
企业应建立内部事故调査和处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行业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将造成人员伤亡(轻伤、重伤、死亡等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和财产损失的事故纳入事故调査和处理范畴。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成立事故调査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査。事故调査应査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波及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应吸取的教训、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企业应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企业应根据事故等级,积极配合有关人民政府开展事故调査。
5.7.3管理
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管理台账,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事故纳人本企业事故管理。
企业应按照GB6441、GB/T15499的有关规定和国家、行业确定的事故统计指标开展事故统计分析。
5.8持续改进
5.8.1绩效评定
企业每年至少应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评,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査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组织自评工作,并将自评结果向本企业所有部门、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自评结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作为年度安全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业绩考核等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责任死亡事故,应重新进行安全绩效评定,全面査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
5.8.2持续改进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自评结果和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系统所反映的趋势,以及绩效评定情况,客观分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及时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过程管控,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绩效。
信息化建设编辑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为了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国家也在制定和执行产业升级战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制造业除了需要加大科技投入,还面临劳动力、能源成本上升压力,并且需要在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管理方面的提升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国内也普遍得到认可,但在具体执行上尚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线工作人员:
那么多的证书我怎么记得住哪个过期了?
那么多的设备我怎么记得住哪个该检测、哪个该保养了?
这么多施工作业,我怎么知道工程部门在进行高风险的施工?
劳防用品如何才能做到精确发放?
隐患排查做是做了,排查的标准不统一怎么办?
哪个隐患快到期了还没整改?这个月哪些人需要参加取证培训?
每天做那么多具体工作,还得做台帐、整报表我的工作价值如何体现?…………
企业领导:
我是企业第一责任人,咱们公司的安全生产状况到底怎么样?我怎么负责任?
老张退休了,安全管理明显混乱,怎样才能避免管理水平波动?
安全目标制定了,执行情况如何?
今天我有空,我想知道今天有哪些特种作业,想去现场了解下情况安全管理工作有哪些不到位的情况?
我想来督促下最新的法规对我们的企业有哪些影响?
成天不在办公室,如何及时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信息?
企业效益与安全投入总是矛盾
…………
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一种执行力提升工具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将国家法规、企业制度落到实处。
实时反映企业安全现状
以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支持
以安全标准化为基础,指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
集成专家经验,体现咨询价值最大化
固化管理模式,避免管理水平波动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软件
软件价值体现
常见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具有功能易用化、操作简单化、提示自动化、界面个性化、业务合规化的特点以保证快速部署上线应用。
1)决策层,通过该系统可了解企业安全现状比如目标指标查看、安全投入查看、设备运行状况统计、隐患排查治理统计、事故事件的处理和统计等。
2)业务层,是该系统的核心,以安全管理者为核心全员参与,业务功能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包括目标、组织结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和安全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应急救援、隐患排查与治理、重大危险源、职业健康、事故管理、绩效评定和改进等。
3)支持层,支持层包括制度的支撑和数据库的支撑,制度方面满足OHSAS18001、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数据库方面支持ORACLE和MYSQL,用户可根据现状选择。
1、目标
目标指标
目标指标类型、目标指标管理、年度目标指标以及目标指标检查
安全考核
公司内部、公司对分厂、分厂对车间的考核以及考核模版的设置
2、组织机构与职责
人员管理
企业人员基本信息的管理
安委会管理
安委会成员、会议、责任书、方针目标等方面的管理
职责管理
职责定义和组织的划分
3、安全生产投入
费用管理,费用类型设置、月度安全费用预算登记、安全费用投入、预算与投入图形分析
4、法律法规与安全制度管理
法律法规
新法律法规识别过程的管理,法律法规库的建立、评估和台账的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制度的台账的管理,包括其台账的建立和修订、评估结果的登记
5、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计划、管理人员培训、入司培训、日常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等
文化活动
安全相关活动的展示、总结
6、生产设备设施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设备建设安全三同时材料收集过程的管理和设备变更的管理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从安全角度对设备进行管理,主要包括设施类型、台账、检查(专业和管理)、检测、保养、维修、停用、恢复、报废,以及设备台账导出和设备相关情况的统计分析
7、作业安全
生产现场和过程控制
动火作业证、受限空间作业证、盲板抽堵作业证、高处作业证、吊装作业证、断路作业证、临时用电作业证、动土作业证、设备检修作业证九类作业证申请过程的管理
作业行为管理
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的过程管理,系统提供JHA、SCL和HAZOP三种风险辨识的方法
警示标志
警示牌的台账和检查
相关方管理
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评审、考核等管理,建立相关方名录和档案
8、隐患排查和治理
隐患排查
巡检见过程和全员观察的管理
排查范围与方法
检查标准、频次和模板的设置、检查记录的管理
隐患治理
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整改过程的管理
预警分析
对检查结果和隐患治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9、重大危险源监控
重大危险源台账管理
危险源信息、危化品、设备、消防器材、安全监督人、相关应急预案等
危险源的检查
检查模板的设置和检查过程的管理,以及问